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创作范文 >> 新闻类论文 >> 内容

在纪念“仁化暴动”87周年暨红军过境粤北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9-30 15:39:12 点击:

  核心提示:没时间写论文,不会写论文?想要发表论文?想写心得体会?想写演讲稿?找易代455754013,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杂志,期刊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淘宝店链接、淘宝店链接1928年初,在中国南方的广东,韶关仁化...

没时间写论文,不会写论文?想要发表论文?想写心得体会?想写演讲稿?找易代455754013,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杂志,期刊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淘宝店链接淘宝店链接

1928年初,在中国南方的广东,韶关仁化暴动打响了粤北湘南暴动的第一枪‍‌‍‍‌‍‌‍‍‍‌‍‍‌‍‍‍‌‍‍‌‍‍‍‌‍‍‍‍‌‍‌‍‌‍‌‍‍‌‍‍‍‍‍‍‍‍‍‌‍‍‌‍‍‌‍‌‍‌‍。中共组织和革命农民,组建了革命武装队伍,建立了工农革命政权‍‌‍‍‌‍‌‍‍‍‌‍‍‌‍‍‍‌‍‍‌‍‍‍‌‍‍‍‍‌‍‌‍‌‍‌‍‍‌‍‍‍‍‍‍‍‍‍‌‍‍‌‍‍‌‍‌‍‌‍1934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顺利经过粤北,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的粤北封锁线‍‌‍‍‌‍‌‍‍‍‌‍‍‌‍‍‍‌‍‍‌‍‍‍‌‍‍‍‍‌‍‌‍‌‍‌‍‍‌‍‍‍‍‍‍‍‍‍‌‍‍‌‍‍‌‍‌‍‌‍。这两个历史事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仁化暴动、红军长征过境粤北都是历史发展的组成部分

历史是由一个一个链条构成的,任何一个链条都不能缺少。仁化暴动就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链条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独裁专制统治,残酷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中国革命面临血雨腥风的岁月,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吓到,毅然决然地领导人民举起了武装反抗的旗帜。7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组织湘鄂粤赣四省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暴动。8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广东的中共组织早在广州四一五政变后就在全省发动和组织了反击国民党新军阀的夏季讨蒋起义。八七会议后,又发动了接应南昌起义部队进军广东的秋收起义、以广州为中心的各地武装起义,以及1928年初的年关暴动。这些起义发生时间早,规模大,范围广,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仁化暴动早在夏季讨蒋起义时就开始,既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又是其中较早的武装暴动之一。

仁化暴动是在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帮助、影响和推动下发生的武装暴动之一。南昌起义主要部队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后,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余部于19271210日到达广东仁化董塘,在当地中共组织、农会、农军配合下,逮捕土豪劣绅33人,召开5000余人的公审大会,宣判27名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死刑,立即执行。这一重大举措,极大地鼓舞了仁化革命群众。董塘暴动打响了粤北湘南暴动的第一枪。19281月,朱德率部从韶关回师董塘,与当地农民500多人,攻取仁化县城,缴获一批枪支弹药,救出被捕的革命群众。朱德将仁化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四团,后改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从此,仁化有了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

仁化暴动是中共广东省委组织的北江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中共广东省委确定,全省武装暴动中心为海丰、陆丰、北江、琼崖等地。为了将仁化发展为北江暴动的中心,中共广东省委特派省委委员阮啸仙到仁化,成立中共仁化县委、仁化县革命委员会,阮啸仙担任仁化县委书记后,建立了安岗乡苏维埃政府、五区(董塘)苏维埃政府等区一级和乡一级的苏维埃政府,组织指挥仁化农民暴动,召开武装农民大会,再次攻打仁化县城,组织了华阳寨战斗、石塘寨战斗。其中,石塘寨(双峰寨)保卫战坚持时间长达9个月,第八独立团、赤卫队和群众等700多人在国民党军队长期围困和猛烈进攻下,英勇奋战,坚韧不拔,宁死不屈。最终,弹尽粮绝,奋勇突围,守寨军民有400多人壮烈牺牲,写下了广东革命史上的悲壮篇章。

仁化暴动受到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的重视,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和历史地位。中共广东省委对华阳寨、石塘寨保卫战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1928618日至7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阮啸仙与邓中夏、苏兆征、李富春等人作为广东代表团代表,参加了由翟秋白、周恩来等主持的中共六大。会上,阮啸仙就中共六大政治报告、农民与土地问题作了发言,并对仁化暴动情况作了详细介绍。阮啸仙对仁化暴动的介绍和评价,他总结的仁化暴动的经验与教训,既受到大会的重视,也受到共产国际的关注。大会选举阮啸仙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会后,阮啸仙根据中共中央要求留在莫斯科,负责整理广东仁化苏维埃和海陆丰苏维埃的材料。他系统总结的在中国广东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经验与教训,作为中共六大的会议资料存入档案。

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在粤北湘南间顺利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线是长征初期的重大胜利。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大部和部分先后经过广东北部的南雄、仁化、乐昌。11月下旬,红一军团、红五军团、红九军团一部长征经过连县。红一方面军经过粤北地区时,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极大支持。红军在沿途宣传革命道理,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其间,红军在仁化进行了奇袭城口镇和铜鼓岭的战斗,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设在城口和汝城间的第二道封锁线。随后,红军分别攻占宜章县城,抢占乐昌九峰山和宜章白石渡镇,突破了国民党军队设在湘粤边境郴县、良田、宜章、乐昌之间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地区。

从仁化暴动和红军长征过境粤北中汲取政治智慧和历史智慧

推动革命形势发展必须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当时的仁化县委书记阮啸仙,是广东河源人,熟悉当地的历史和现状。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他担任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州地委书记并代理粤区执行委员会书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广东省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具有丰富的多方面领导工作经验。阮啸仙任仁化县县委书记后,十分重视发挥县委的集体领导作用。县委各位常委、委员分工明确,各自负责专门委员会的工作。他注意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整顿基层组织,发展党员,上好党课。注意开展群众运动,深入乡村,调查研究,与农民面对面进行宣传和发动,组织领导群众运动。这样,仁化县委和各级党组织在推动革命形势发展中一直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领导仁化暴动,建立革命政权,推动革命形势发展。仁化暴动受挫后,县委仍然发展党员到200多人。仁化暴动失败后,党组织仍在澌溪山等地领导游击战争,坚持革命斗争。

来自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仁化石塘寨(双峰寨)保卫战期间,工农武装力量和群众首先做了守寨准备,把大批粮食、副食品、煤炭、硝药等物资运进寨内储存起来。寨内有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指战员、赤卫队员和群众700多人。共产党员李载基、李翠基在誓师大会上号召军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在守寨战斗中,国民党军队多次增兵,切断水源、大炮轰击、放火烧寨、飞机轰炸、重兵围困、投送传单等,甚至炸崩石塘寨西南楼阁、正南楼角。但是,在国民党军队发动的数次进攻面前,守寨军民勇敢战斗,坚守了阵地。直到经过9个月坚守,寨内弹尽粮绝,饮水告罄,医药缺乏、疾病流行,在这种危急局面下,守寨军民才分路突围。在突围中,黄梅林等领导人壮烈牺牲。在整个石塘寨(双峰寨)保卫战期间,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始终同群众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

统一战线是长征和中国革命顺利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长征初期,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能够顺利通过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一、第二道封锁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长征前夕,中共中央派何长工、潘汉年和国民党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的代表进行了秘密谈判。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就地停战、互通情报、解除封锁、相互通商和必要时互相借道等五项协议。当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时,陈济棠履行了互相借道的秘密协定,让开大路40里。因此,当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向南突围时,陈济棠的部队一边打一边撤,没有堵截红军,让开了道路。这是一次通过统战工作实现红军既定目标的成功范例。

统一领导、团结一致、互相配合、顾全大局,才能实现既定方针。广州起义失败后,广东省委、北江特委决定“以仁化为中心,与南雄、曲江、乐昌的一部做成割据的局面,同时发动英德、清远的暴动。”这是北江地区各县发展革命、举行暴动的共同行动目标。中共仁化县委按照北江特委预定计划,发动了农民武装暴动。然而,清远因党组织领导人被捕,一个月未曾发动;曲江西水无发展;马坝几次酝酿,没有实现暴动计划;英德进攻潭洞,声势不大;南雄虽在213日广泛暴动,北江特委全不知道。在这种形势下,北江特委发出第四号通告,各县暴动仍然发动不起来。随后,北江特委自行解体。北江各县党组织随之中断了与上级的联系。仁化暴动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成了国民党军队的主要进攻目标。这说明,无论革命高潮时期、还是革命低潮时期,各级党组织都要集中统一领导,团结一致;各地的革命力量,都要互相配合,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上级的既定方针,达到预期的目的,形成一定范围的较大的革命形势。

研究、宣传仁化暴动和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的现实意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党史研究、运用党史资源进行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内容。就韶关、仁化来说,充分利用党史研究成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要深入研究、广泛宣传仁化暴动和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的现实意义。

要发挥韶关地理位置和党史资源丰富的优势。韶关地处粤北,外接湘赣,内联珠三角,自古是中国南方的交通要冲,素有广东的“北大门”之称。孙中山曾两度率国民革命军在韶关誓师北伐。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革命家都在韶关战斗过。粤北苏区与中央革命根据地接壤,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都在粤北留下了历史的足迹。全国抗日战争时期,韶关为广东国民党政府的战时省会。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也曾设在韶关,领导全省敌后抗战。全市有99个镇(街道)4796个自然村属于革命老区,党史资源极其丰富。这些历史事实、历史遗址、历史遗迹、历史资源,都可以深入研究、实施开发、充分利用、发挥效益。

要深入开展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仁化暴动和红军长征过境粤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开展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近年来,党史部门、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越来越重视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先后公布了一批教育基地。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加大了省党史教育基地的评选工作。这些,都为研究、宣传仁化暴动和红军长征过境粤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要加大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开放和利用力度。仁化暴动和红军长征过境粤北期间,在粤北遗留了大量革命遗址和遗迹。这些遗址和遗迹包括战斗遗迹、战场遗址、机构旧址、红军部队驻地、苏维埃政府旧址、革命标语遗迹、革命烈士墓、烈士纪念碑等等‍‌‍‍‌‍‌‍‍‍‌‍‍‌‍‍‍‌‍‍‌‍‍‍‌‍‍‍‍‌‍‌‍‌‍‌‍‍‌‍‍‍‍‍‍‍‍‍‌‍‍‌‍‍‌‍‌‍‌‍。这些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其中,既有保护利用级别较高的双峰寨旧址,也有较多如思怡堂这样保护较差的旧址。总的来看,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状况应当进一步加强。

要谋划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韶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历史资源、党史资源:丹霞地貌的标志——国家级风景区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著名的“马坝人”出土处——马坝人遗址、梅岭古道(梅关古道),珠矶巷等著名景点。在地理研究、历史研究、党史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韶关革命遗址、党史资源的特点,将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古代资源、人文资源、地理资源统一整合,协调开放,融为一体,互相连接,就可以形成具有独到特色、富有韶关特点的旅游线路,推动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正能量。

作者:易代网 www.163daixie.com 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易代网(www.163daixie.com) © 2023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杂志,期刊论文发表,发表论文 粤ICP备11102670号-1
  • Powered by laoy! V4.0.2